人類與自然的永續存在:我們的責任 宗座科學院/宗座社會科學院 聯合研討會聲明

2014
Statement
2-6 May

人類與自然的永續存在:我們的責任 宗座科學院/宗座社會科學院 聯合研討會聲明

人類與自然的永續存在:我們的責任 宗座科學院/宗座社會科學院 聯合研討會聲明
Photo: Gabriella C. Marino

穩定氣候、全民經濟與普及能源

 

人類已經進入新的紀元,科技實力帶領我們來到抉擇的交叉路口。我們承襲了兩世紀以來,如浪潮般席捲而來的日新月異的工藝技術,如蒸氣動力、鐵路、電報、電力、汽車運輸、航空、工業化學、現代醫學、電腦,以及現在的數位革命、生物科技和奈米科技。這些科技的進展使得世界經濟的型態逐漸轉變為都市化與全球連結的經濟,也成為越來越不平等的經濟。

然而,如同人類在十九世紀工業時期面對「革命性改變」那樣[1],如今人類也造成自然環境的巨大變遷,科學家因此將現今時期重新界定為「人類紀」時代,這也說明人類因使用化石燃料為地球帶來決定性的影響。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不變,我們在本世紀將會看到前所未有的氣候變遷與生態破壞,全球人類也會受到嚴重衝擊。

對自然缺少尊重的行為就像回力鏢那樣反擊人類,不但造成不平等,也擴大教宗方濟各所稱的「冷漠的全球化」與「排斥弱勢的經濟」[2],這兩者已經危害到現在與未來兩個世代之間的團結。

原本期望農業、工業及服務業各部門生產力的進步可以終結貧窮,共享繁榮,同時延長人類的壽命,不過不公平的社會結構[2]已經阻礙生產組織的合理化與永續化,其成果也因此未能獲得公平分配;而生產組織的合理化與永續化卻是要達到上述榮景所不可或缺的。由於我們對個人的活動所帶給現在或未來世代的後果缺少深思熟慮,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因此充滿難題,社會環境的進程也未能自我修正。假如沒有倫理規範和集體行動,單靠市場機制是無法解決相互糾結的貧窮、弱勢及環境的危機的。所幸不以大眾利益為優先考量的機構也因其市場機制的失敗而功敗垂成。

目前完全以國內生產毛額 (GDP) 來衡量的經濟活動並未考慮到地球所遭到的損耗,也未考量國家內部或國際間令人絕望的不平等現象,問題因而更形險惡。伴隨GDP的成長而來的是令人無法忍受的貧富差距,窮人並未因時代的進步而受益。舉例來說,地球百分之五十的能源僅由十億人所使用,但是對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卻波及三十億用不到能源的人。三十億人幾乎享用不到現代的能源,他們必須利用有害健康的方法來煮食、取暖和照明。

以大量化石燃料為核心的全球能源系統已經嚴重影響地球的氣候,海洋也開始酸化。我們的下一代將經歷空前的全球暖化及其引發的惡劣氣候災情,而世界上百分之四十的窮人在全球污染上扮演極小的角色,卻可能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以企業規模經營的農業正在大幅度改變全球的地貌,影響生態系統,甚至威脅很多生物的多樣性和存活。然而,儘管人類以前所未見的規模不斷開發與利用土地,很多地方卻依然糧食不足:至少有十億人飽受長期飢餓,另外約有十億人因缺乏最低的營養素而處於隱性飢餓狀態。可悲的是,人類生產的糧食卻有三分之一被浪費了,教宗方濟各即將此形容為「從貧窮和飢餓者的餐桌上偷取食物」。

有鑑於貧困無法改善、經濟和社會不平等繼續擴大,以及環境不斷受到破壞,各國政府將於2015年通過新的全球目標——「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作為2015年之後全球性行動方案的依據。為達到這個目標,人類有必要加強全球合作、創新科技、支持國家和區域層面的經濟社會政策(例如對環境濫用的抽稅與管理)、限制跨國大企業的龐大權力,以及重新公平地分配財富。無庸置疑,我們必須由地方、區域和全球各個層面彼此合作,並集體參與重建人類和自然的關係。

真正永續發展所需要的技術與作業基礎其實已經存在,而且垂手可得。透過有目標的投資,給予窮人永續的能源、教育、衛生、住宅、社會基礎建設與生計,可以終結極度貧窮的現象。透過維護人權,注重法治,強化民主參與,全面普及公共服務,重視個人尊嚴,大幅改善財稅與社會政策的效能,推動合乎倫理的財政改革,大規模提升適當工作機會的政策,整合非正式與熱門的經濟部門,促進國內和國際合作以根除強制勞動和性剝削等新的奴隸制度,就可以降低社會的不公不平。建設更有效率的能源系統,大幅減少對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可以避免氣候變遷,保護海洋,同時淨化受煤煙污染的空氣。糧食生產可以更有成效,減少土地和水源的浪費,更尊重農民和原住民,降低環境污染。大量減少糧食的浪費可以裨益社會和生態。

最大的挑戰也許在於人類的價值觀。達成永續發展和人類彼此包容的主要障礙就是不公不平、貪腐及人口販賣。日益擴大的國內與國際的貧富差距已經使我們的經濟、民主、社會及文化付出極高的代價。在很多國家,所得與財富差距的擴增帶來的最大傷害就是讓機會不均繼續惡化。更重要的是,不平等、全球性的不公不義和貪腐正在浸蝕我們的倫理價值、個人尊嚴及人權。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信念與態度,對抗冷漠的全球化,以及此全球化所造成的浪費文化和資金閒置。我們應堅持優先照顧窮人,強化家庭和社區關係,尊重和保護萬物,這是我們對後代無可推卸的責任。我們有足夠的創新和科技能力,可以成為萬物的守護

... Read all

穩定氣候、全民經濟與普及能源

 

人類已經進入新的紀元,科技實力帶領我們來到抉擇的交叉路口。我們承襲了兩世紀以來,如浪潮般席捲而來的日新月異的工藝技術,如蒸氣動力、鐵路、電報、電力、汽車運輸、航空、工業化學、現代醫學、電腦,以及現在的數位革命、生物科技和奈米科技。這些科技的進展使得世界經濟的型態逐漸轉變為都市化與全球連結的經濟,也成為越來越不平等的經濟。

然而,如同人類在十九世紀工業時期面對「革命性改變」那樣[1],如今人類也造成自然環境的巨大變遷,科學家因此將現今時期重新界定為「人類紀」時代,這也說明人類因使用化石燃料為地球帶來決定性的影響。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不變,我們在本世紀將會看到前所未有的氣候變遷與生態破壞,全球人類也會受到嚴重衝擊。

對自然缺少尊重的行為就像回力鏢那樣反擊人類,不但造成不平等,也擴大教宗方濟各所稱的「冷漠的全球化」與「排斥弱勢的經濟」[2],這兩者已經危害到現在與未來兩個世代之間的團結。

原本期望農業、工業及服務業各部門生產力的進步可以終結貧窮,共享繁榮,同時延長人類的壽命,不過不公平的社會結構[2]已經阻礙生產組織的合理化與永續化,其成果也因此未能獲得公平分配;而生產組織的合理化與永續化卻是要達到上述榮景所不可或缺的。由於我們對個人的活動所帶給現在或未來世代的後果缺少深思熟慮,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因此充滿難題,社會環境的進程也未能自我修正。假如沒有倫理規範和集體行動,單靠市場機制是無法解決相互糾結的貧窮、弱勢及環境的危機的。所幸不以大眾利益為優先考量的機構也因其市場機制的失敗而功敗垂成。

目前完全以國內生產毛額 (GDP) 來衡量的經濟活動並未考慮到地球所遭到的損耗,也未考量國家內部或國際間令人絕望的不平等現象,問題因而更形險惡。伴隨GDP的成長而來的是令人無法忍受的貧富差距,窮人並未因時代的進步而受益。舉例來說,地球百分之五十的能源僅由十億人所使用,但是對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卻波及三十億用不到能源的人。三十億人幾乎享用不到現代的能源,他們必須利用有害健康的方法來煮食、取暖和照明。

以大量化石燃料為核心的全球能源系統已經嚴重影響地球的氣候,海洋也開始酸化。我們的下一代將經歷空前的全球暖化及其引發的惡劣氣候災情,而世界上百分之四十的窮人在全球污染上扮演極小的角色,卻可能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以企業規模經營的農業正在大幅度改變全球的地貌,影響生態系統,甚至威脅很多生物的多樣性和存活。然而,儘管人類以前所未見的規模不斷開發與利用土地,很多地方卻依然糧食不足:至少有十億人飽受長期飢餓,另外約有十億人因缺乏最低的營養素而處於隱性飢餓狀態。可悲的是,人類生產的糧食卻有三分之一被浪費了,教宗方濟各即將此形容為「從貧窮和飢餓者的餐桌上偷取食物」。

有鑑於貧困無法改善、經濟和社會不平等繼續擴大,以及環境不斷受到破壞,各國政府將於2015年通過新的全球目標——「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作為2015年之後全球性行動方案的依據。為達到這個目標,人類有必要加強全球合作、創新科技、支持國家和區域層面的經濟社會政策(例如對環境濫用的抽稅與管理)、限制跨國大企業的龐大權力,以及重新公平地分配財富。無庸置疑,我們必須由地方、區域和全球各個層面彼此合作,並集體參與重建人類和自然的關係。

真正永續發展所需要的技術與作業基礎其實已經存在,而且垂手可得。透過有目標的投資,給予窮人永續的能源、教育、衛生、住宅、社會基礎建設與生計,可以終結極度貧窮的現象。透過維護人權,注重法治,強化民主參與,全面普及公共服務,重視個人尊嚴,大幅改善財稅與社會政策的效能,推動合乎倫理的財政改革,大規模提升適當工作機會的政策,整合非正式與熱門的經濟部門,促進國內和國際合作以根除強制勞動和性剝削等新的奴隸制度,就可以降低社會的不公不平。建設更有效率的能源系統,大幅減少對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可以避免氣候變遷,保護海洋,同時淨化受煤煙污染的空氣。糧食生產可以更有成效,減少土地和水源的浪費,更尊重農民和原住民,降低環境污染。大量減少糧食的浪費可以裨益社會和生態。

最大的挑戰也許在於人類的價值觀。達成永續發展和人類彼此包容的主要障礙就是不公不平、貪腐及人口販賣。日益擴大的國內與國際的貧富差距已經使我們的經濟、民主、社會及文化付出極高的代價。在很多國家,所得與財富差距的擴增帶來的最大傷害就是讓機會不均繼續惡化。更重要的是,不平等、全球性的不公不義和貪腐正在浸蝕我們的倫理價值、個人尊嚴及人權。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信念與態度,對抗冷漠的全球化,以及此全球化所造成的浪費文化和資金閒置。我們應堅持優先照顧窮人,強化家庭和社區關係,尊重和保護萬物,這是我們對後代無可推卸的責任。我們有足夠的創新和科技能力,可以成為萬物的守護者。人類迫切需要達成「永續發展目標」 (SDG) 以改變我們與自然的關係,促進永續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包容。從倫理美德的角度看來屬於健康的人類生態系統是有助於自然的永續發展與環境的平衡的。我們必須建立互利共生的關係:真正的價值應該滲入經濟活動之中,而對萬物的尊重應該增進人類的尊嚴與福祉。

所有善良的宗教和個人都應該贊同這些議題。這些議題也是全球年輕人所願意認同的,他們要以這些議題來塑造一個更為美好的世界。我們的訊息其實是個急迫的警告,因為「人類紀」的危機是千真萬確的,而冷漠的全球化所造成的不公不義已經非常嚴重。然而,我們的訊息也帶著希望和喜樂。一個更健康、更安全、更公正、更繁榮而且能夠永續發展的世界已經近在咫尺。我們當中的教友們祈求天主賜給我們日用的食糧,我們的肉身和心靈的食糧。

引用文獻

[1] 《新事物》(Rerum Novarum)

[2] 《福音的喜樂》(Evangelii Gaudium)

(王雪其、陳建仁譯)

Read Less

签署人

Presidente PASS Prof. Margaret Archer

Prof. Vanderlei S. Bagnato

Prof. Antonio M. Battro

Dr. Lorenzo Borghese

Prof. María Verónica Brasesco

Prof. Joachim von Braun

Prof. Edith Brown Weiss

Dr. Pablo Canziani

Lic. Marco Casazza

Prof. Yves Coppens

Prof. Paul Crutzen

Dr. Michael Czerny S.J.

Lic. Aisha Dasgupta

Prof. Sir Partha Dasgupta

Prof. Gretchen Daily

Prof. Pierpaolo Donati

Prof. Gérard-François Dumont

Prof. Ombretta Fumagalli Carulli

Lic. Juan Grabois

Prof. Allen Hertzke

Prof. Vittorio Hösle

Prof. Daniel Kammen

Lic. Emily Kelly

Prof. Charles Kennel

Dr. Anil Kulkarni

Prof. Nicole Le Douarin

Prof. Yuan T. Lee

Prof. Pierre Léna

Prof. M. Ramón Llamas

Prof. Karl-Göran Mäler

Dr. Marcia McNutt

Prof. Dr. Jürgen Mittelstrass

Prof. Walter Munk

Prof. Naomi Oreskes

Lic. Alicia Peressutti

Dr. Janice Perlman

Prof. Vittorio Possenti

Prof. Ingo Potrykus

Prof. V. Ramanathan

Prof. Sir Martin J. Rees

Dr. Daniel Richter

Prof. Ignacio Rodríguez-Iturbe

Dr. Courtney Ross

Prof. Louis Sabourin

Prof. Jeffrey Sachs

Mons. Marcelo Sánchez Sorondo

Prof. John Schellnhuber

Prof. Bob Scholes

Lic. Matthew Siegfried

Prof. Hanna Suchocka 

Prof. Govind Swarup

Mons. Mario Toso

Card. Peter K.A. Turkson

Prof. Rafael Vicuña

Prof. Wilfrido Villacorta

Prof. Peter Wadhams

Prof. Dr. Hans F. Zacher

Prof. Stefano Zamagni